我们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团队,力争在ARPES领域做出更好的成绩。我们拥有世界顶尖的设备,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和ARPES领域专家——徐楠教授的指导。我们的学生拥有前往世界一流的光源进行实验的机会,并且可以和世界顶尖的学者进行学习交流。我相信我们能在未来愈发出色。
我们希望能够有勤奋,对科研拥有热情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团队!
详情请联系徐楠老师邮箱:nxu@whu.edu.cn
导师介绍:
徐楠,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先后在瑞士光源及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从事博士后研究。从事凝聚态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主要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研究拓扑材料、强关联和低维体系的电子能带结构、自旋极化、量子现象及其物理机理。作为主要完成人取得代表性学术成绩包括:2013年实现强关联拓扑近藤绝缘体、2015年在固体材料中直接观测到外尔费米子和2020年实现一维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等。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引用3300余次,h-因子26。担任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X、Science Bulletin等杂志的独立审稿人。曾获瑞士物理学会IBM凝聚态物理奖 (2017)。
李一苇,武汉大学特聘副研究员。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先后在牛津大学物理系量子材料平台和上海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从事凝聚态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主要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研究新型拓扑量子材料、强关联电子体系和低维体系的能带结构。作为主要完成人取得代表性学术成果包括:2017年观测到PtSe2中的第二类狄拉克半金属态、2018年观测到2H-TaSe2中电荷密度波能隙在动量空间的分布、2019年发现反铁磁拓扑绝缘体MnBi2Te4、2021年观测拓扑超导体2M-WS2的电子结构和2022年在动量空间直接观测到魔角三层石墨烯的平带等。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包括Physical Review系列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总被引次数1000余次。